报道称,如今在俄乌战场上,乌军希望每月能获得59.4万枚155毫米大口径炮弹的补充,但实际上每月的消耗量为11万枚。这种差距背后,是美国的弹药产能严重不足,“即使在炮弹产量翻倍之后,美国每月也仅能生产2.8万枚155毫米炮弹。这意味着乌克兰目前的大口径炮弹消耗量是美国月产量的约3.9倍。”为满足乌克兰的需求,美国不得不搜刮全球的同类炮弹库存。雪上加霜的是,因为新一轮巴以冲突的爆发,以色列也在向美国索要155毫米炮弹,美国不得不将今年年初从以色列运到乌克兰的30万枚155毫米炮弹重新运回以色列。
而炮弹短缺并不是美军弹药储备面临的唯一问题。以色列还要求提供数千枚小直径炸弹(SDB)和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等精确制导弹药,报道承认,“尚不清楚如何在不影响美国应对其他突发事件的情况下做到这一点。根据采购文件,2022财年美国采购的JDAM和SDB分别仅有3000枚和2000枚,还比不上以军的作战消耗。”
为填补巨大的弹药需求缺口,意味着美军至少需要转移部分太平洋地区的战争储备物资,“因而削弱美国应对印太地区突发事件的能力”。《防务新闻》称,兵棋推演结果表明,如果中美爆发高强度冲突,美军的关键弹药只能支撑8天就会被耗尽。
例如“联合空对地防区外导弹”总产量仅约3000枚,但美军在多年实战中已经使用了数百枚;另一种远程反舰导弹的库存不超过120枚,美国在兵棋推演中发现,需要使用数以千计的这些关键武器才能“击败中国”。报道还提到,美国海军每年采购的“战斧”导弹和鱼雷也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例如美国海军2022财年采购了70枚“战斧”导弹,现役73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平均每艘还摊不到一枚;该财年一共采购了58枚MK48鱼雷,无法填满现役22艘“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的鱼雷发射管;美国海军弹药库中总共有约4000枚“战斧”导弹,而水面舰艇和潜艇理论上可以一次性发射约2300枚“战斧”导弹,意味着这些发射完毕的美军舰艇无法完全补充消耗的弹药。
《防务新闻》称,在俄乌冲突持续和中东战火重燃的情况下,美国如果在亚洲再卷入第三处战场,将远超美军弹药库所能承受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