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22年10月28日,我的妈妈结束网络后倒在了家里,而凶手们至今仍隐藏于茫茫网络之中,请大家帮帮我……”
昨天凌晨,当许多人都已进入梦乡时,一位绝望的女儿,却正在微博上,发起一场悲愤的控诉。
她的母亲刘老师,是一位在新郑三中从教20年的历史老师,生性和蔼、为人热情,同事和学生们都说,她是个温柔到骨子里的人。
可谁也没想到,这样一位值得尊敬的教师,竟然会在一场“网暴”之后,猝死离世。
从10月初起,在刘老师的网课教室里,就开始不断地出现一群“作恶者”。
他们顶着千奇百怪的头像,放着各种不堪入耳的吵闹音乐,通过语音辱骂、人身攻击、网络暴力,把整个课堂搅得天翻地覆。
或许是刘老师对网课平台不太熟悉,也可能在学生中一直有把会议链接分享出去的“内鬼”,于是这群“作恶者”屡屡得手,事态不仅完全没有办法得到平息,反而愈演愈烈。
而28号晚上的那场网课,这群下作的“作恶者”则是更加变本加厉。
不仅轮流进入会议播放刺耳的音乐,随意地切换着共享屏幕,打出各种莫名奇妙的字幕,直播玩手机游戏......
严肃的课堂,被他们当成了肆意玩闹的马戏团。
更过分的是,这群无耻的人,还对刘老师本人展开了疯狂地辱骂,几乎每一句都充斥着低俗到令人作呕的脏话。
有学生实在看不下去,向刘老师建议将主持人位置转给他们,他们将作恶者踢出去,而这群无法无天的混账更是直接辱骂那些学生:“你在狗叫什么?”
这旷日持久的辱骂、攻击和网暴,简直是要逼死一个老师。
后来,刘老师情绪激动地退出了那场直播,可这一走,竟然就成了她和学生们的永诀。
刘老师走了,悲痛欲绝的女儿再也听不见母亲的关心,难过不已的学生们再也盼不来老师的下一堂历史课......
悲痛和惋惜之余,相信很多人都和我有同样一个问题,造成这场悲剧的罪魁祸首们,到底是谁?
当我去查询了相关报道之后,得出的答案让我震惊不已。
这是一群在网络上自称“网课爆破手”的人,其实是网络暴力组织,之前就已经“劣迹斑斑”。
而他们之中,很多都是还在上学,或者初高中肄业的未成年人。
这个未成年人“网暴”组织,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顶着电竞选手梦泪、猪猪侠、明星蔡徐坤、丁真的名字和头像,前往各个直播课堂进行作恶。
叫骂、放哀乐、在共享屏幕上乱写乱画、不停用言语辱骂或骚扰老师......你能想到的所有最无耻、最下贱的捣乱方式,他们都做过。
明明还是稚嫩的、未变声的声线,骂出来的脏话却一句比一句肮脏、下作。
明明涉世未深,却早已会用在共享屏幕上抽烟、播淫秽视频的方式恶心其他学生和教师。
明明干着最无耻、最令人作呕的捣乱行为,却还引以为傲地宣传自己是“专业团队”。
曾经有记者潜伏进入这群未成年人网暴组织,问到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的时候,他们的回答更是让人看了火冒三丈。
“我又不是骂他,关我X事?”
“不要钱,快乐就行。”
“跟老师对着叫两句,就是恶心人呗。”
有些初次参加网络暴力的未成年人担心这些行为会给自己惹来麻烦,但很快就在组织者的一句句“查不出来的”、“不严重不会出事”、“有本事报警抓我”的声浪中,轻松撇下了最后一丝愧疚感。
这些人,他们或许是出于对网课和老师的不满,或许是为了攻击班上的其他同学,甚至干脆就是为了好玩,于是在各种线上课堂上,各个社交平台,发动一场又一场网暴。
如果有未成年人害怕事情闹大,后悔,想要停下来的时候,就会被他们视为“背叛者”,进行鄙夷、报复。
很多人劝阻他们说,这些初三、高三生的学生,是马上要进行中考和高考的,求他们不要去网暴。
可他们却轻飘飘说出:“他们考不上高中,考不上大学跟我有什么关系?”、“我们玩得高兴就行了”、“考不上更有意思”之类的言语。
《乌合之众》里面曾经有这样一段话:
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他们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
逼死老师,网暴学生,让高三学生不能复习,这群未成年人无论是语言还是行为,都散发出浓浓的恶意。
这已经不是误入歧途的“孩子”,而是赤裸裸的“人渣”了!
在最该受到正确三观熏陶的时期,他们却将网络上的各种烂梗和病态的价值观置若圭臬;
在最该努力读书的年纪,他们却成了在毁坏课堂秩序、辱骂教师中获得扭曲成就感的蛆虫;
在最该好好规划人生,未来有着无限可能的人生阶段,他们却抱着极其恶毒的心态,拉着其他人一同沉沦。
这不是人渣,又是什么?
作家郑执在《生吞》中写道:“成年人的善是复杂的善,孩子的恶才是纯粹的恶”。
这已经不是什么“不成熟”、“误入歧途”,而是赤露又纯粹的恶。
永远不要低估一个未成年人的恶,他们的恶比成年人更纯粹、更直接、更没有底线!
02
还记得那个7月份被逼跳楼的女生吗?
那个网名叫做“依奈”的女孩,很擅长画画,热爱玩游戏。
她会在主页上写“想和任何人成为朋友,爱着这里每一个人”,会在家里的墙壁贴上各种鼓励自己的“魔法少女守则”。
其实,这个看上去可爱温柔的姑娘,曾经饱受抑郁症的困扰,多次自杀未遂,后来在朋友和家人的关怀下才慢慢好转。
然而,一群未成年网暴者却盯上了她,对她不断进行网暴和霸凌。
他们恶狠狠地打出字眼:你最好早点死。
这不是一句两句,也不是一时二时,而是有组织有计划的长期网暴,不断冲击“依奈”的心灵,让她的抑郁症再次复发。
最终,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到来。
依奈在他们持续的网暴下彻底情绪崩溃,选择在7月26日那天从大楼上一跃而下。
然而,逼死依奈的未成年网暴者并没有因为依奈的死而感到丝毫的自责和恐慌,而是变本加厉地说出了更恶毒的话语:
“想给她P遗照”
“我希望还是别救回来了。”
“反正她活着也是被当乐子的贱命。”
......
不要说同情心,你甚至在这些恶臭的言论里面,连一丝最基本的道德底线都看不到。
你根本想象不出来,发出如此骇人的言辞竟是出自一群与依奈几乎同龄的未成年学生。
还记得那个15岁的孩子刘学州吗?
在他自杀前,曾经收到2000多条各式各样的辱骂私信,而这样触目惊心的辱骂,有很多来自于和他年龄相近的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网络暴力,已经到了极其可怕的地步,他们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把魔爪伸向了我们看不见的角落。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大数据显示,中国有42.3%的未成年⼈曾经遭遇过网络霸凌,很多孩子表示遭遇网络霸凌之后⼀辈子都有心理阴影。
为什么未成人的网暴比成年人更可怕,更需要引起重视?
因为成年人的恶意往往与利益挂钩,但未成年人却不是,很多时候,他们讨厌另一个人根本不需要理由,更容易展现出那种纯粹的恶意。
而且,未成年人本身对恶意的感知力就比成年人要弱,很容易在自己意识不到的情况下冲动地说出最伤人的话、做出最恶毒的事。
所以,在网络这个匿名的环境里面,他们的恶意就更容易被无限放大,觉得自己面对的只是一块屏幕,很难意识到屏幕的另一边,接收他们恶意的同样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再加上信息在网络的传播速度相当快,未成年人的恶意更容易“聚沙成塔”,演变成一场对异己者的党同伐异,逼死老师,逼死“依奈”的惨剧就是这样发生的。
不懂得收敛,不尊重他人,不敬畏生命,更无法估计自己的一言一行在网络上会酝酿出怎样可怕的后果,这就是为什么往往由未成年人作为施暴者的网暴,更容易将受害者逼入绝境的原因。
如果任凭青少年网络暴力这样发展下去,我们的网络环境将会越来越难以控制地跌入糟糕的境地,而类似的悲剧,也可能会继续上演。
03
作为一个自媒体从业者,我也曾经遭遇过网暴。
曾经在某段时间,我因为一篇文章表达的观点不符合某些人的心意,每天涌进来很多人对你进行辱骂和攻击。
在公众号的后台和文章的评论区,充斥着各种不堪入目的言论。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敢打开评论区,不敢看后台私信,甚至我还患上了轻度的抑郁症。
后来通过一些心理上的调整和自我疗愈才慢慢好转。
作为一个在媒体行业有多年从业经历的人面对网暴尚且都会这样,而那些涉世未深的孩子又要如何独自面对网暴?
所以,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我也会为我的孩子将来可能会遇到网络暴力而感到焦虑和忧心。
如果我的孩子遇到了网络暴力,我们究竟该怎么保护他们?
我觉得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正视未成年人网暴的可怕之处。
未成年人网暴,绝不是轻飘飘的“小孩吵嘴”,而是真实的、带着恶意的攻击,是可能摧毁一个孩子全部心灵的“核武器”。
当孩子遭遇网暴,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坚定地站在孩子那一边。
用实际行动告诉他,家人永远是他最大的避风港,避免他受到更多的伤害。
其次,除了学习使用到互联网外,不要让孩子花太多时间在虚拟网络社交上面,要教会他们用健全、成熟的心智去看待网络。
网络大多数人都是匿名的,这就是一个巨大的漩涡,孩子如果花大量时间在上面交友、逗留,就很容易陷进去,从而无法自拔。
第三,如果孩子遇到了网暴,作为家长的我们,也一定要强硬地面对网暴,反对网暴。
我们可以一起去帮助孩子收集证据,投诉维权,并且申请网警介入,向施暴者发起举报乃至起诉。
当然,在努力不让孩子成为“受害者”的同时,我们同样也要教会孩子,不要去做“施暴者”。
我们要告诉他们,每个人都该对自己所说的话、所打的字,存一份敬畏之心,更不要对网络上任何一个人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因为屏幕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个具体的人。
同时,我们也要告诉孩子,未成年从来不是犯罪的铠甲,有些错误,一旦犯下就不能被原谅。
就像网暴受害者刘老师女儿在微博中说到的那样,“不要因自己是未成年而感到侥幸,百因必有果。”
每当涉及未成年人的网络暴力造成的悲剧一次又一次地上演时,我们总是会感到痛心不已。
但在痛心之外,我们更应该去正视,并反思。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来源: 微博@小小沼泽酱 触乐网《当爆破猎手闯入网课教室》 百家号@极目新闻《教育局确认河南女教师上网课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