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推出菏泽东明篇。作为黄河入鲁第一县,东明是全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的主战场,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强力推进迁建工程建设,全面实现滩区群众“安居梦”。聚焦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东明突出比较优势,着力做好滩区产业发展这篇大文章,将昔日贫困黄河滩逐步变成幸福滩,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黄河穿过东明时,脚步变得“反复无常”,总会给滩区群众带来苦难。曾经,“有女不嫁黄河沿”成了滩区群众抹不去的痛,搬离黄河滩区成为他们梦寐以求的事。
挪穷窝、拔穷根,古老又年轻的东明在逐梦路上奋力奔跑。滩区脱贫迁建工程启动,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功能完备的兴东新村建成后,成了乡村振兴的宜居样板。
随着东明县12万余名滩区群众世代期盼的“安居梦”成为现实,他们的生产生活之变、创业就业之变,折射出了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新步伐。
俯瞰一个个新村,道路笔直整洁,房屋错落有致,绿化郁郁葱葱,宛如一幅幅优美画卷。未来可期成了东明的代名词。
滩区焕新颜,群众生活更有盼头
步入东明县长兴集乡兴东新村,远远就看到一幢幢红瓦白墙的二层小楼错落有致。笔直的街道、宽敞的道路、美丽的庭院格外醒目,由八号村台多个村迁建而成的兴东新村已经大变样,成了黄河滩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然而在早些年,这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老村高低不平,道路弯曲狭窄,近看像山区丘陵地貌,户户筑房台,交通不便,且受地域影响,灾害严重。
为了让滩区群众“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建房、三年还账”的苦涩生活成为历史,2017年,山东省启动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
作为山东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的主战场,东明县任务艰巨。在全省28个村台中,东明县占24个,其中长兴集乡占10个,涉及30个行政村、63个自然村。八号村台则是东明县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的两个试点村台之一。
2019年8月,长兴集乡八号村台正式开建。历经前期摸底、清障、淤筑、村台强夯、涉迁村土地调整、新村工程建设、分房搬迁等诸多难关,去年3月,四个涉迁村全部完成群众迁建。
这意味着,群众盼来盼去,终于住上了新房子,把“家”稳稳地安在了村台上。
八号村台是全省最早完成迁建任务的滩区村台,也是东明县黄河滩区迁建工程24个村台中首个达到入住条件的村台。村台涉及东黑岗、北许庄、姚庄、崔庄4个自然村,安置群众1141户、4602人。
说起滩区迁建后的新生活,东明县长兴集乡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兴东新村管区书记马果真深有感触:“迁建后,群众住上了新房,道路宽敞了,又安装了路灯,新村台绿化美化的也很漂亮,老百姓一下子过上了城市生活。村台党群服务中心坚持以便民服务为抓手,梳理规范群众服务事项,方便群众大事小事办理。”
曾经让群众忧心忡忡的黄河滩,华丽蝶变为安居乐业的幸福地。房屋内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等配置齐全,台顶全部按照新型农村新村规划设计,小学、幼儿园、新村服务中心、商业等公共设施以及污水处理站、消防站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绿化、亮化、美化特色鲜明,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宜居样板。
滩区迁建,既要让群众“挪穷窝”,又要“拔穷根”。
地处鲁豫两省交界处黄河滩区的长兴集乡,是山东仅有的两个纯滩区乡镇之一。原村址复耕后新增耕地1万亩,继续发展特色种植。新村党委强化党建引领,突出产业特色,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一批现代农业和三产融合项目迅速崛起,群众增收致富渠道越来越广。
在富民方面,长兴集乡做了大量工作,马果真介绍:“一是发展租赁经济,对集体属性的门市房进行招商引资,吸引个人、商户纷纷入驻当地,带动群众就近就业;二是村台上办起了手工加工厂、制衣厂、防护服加工等,为居家空闲人员创建了就业岗位,增加了群众收入;三是培育新兴产业,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导思想,依托企业发展中草药种植,利用旧村复耕土地资源发展高效农业,持续不断提升土地效益。”
目前,新村周边已形成1.4万亩虎杖、800余座食用菌棚、500亩樱桃采摘园的种植规模,实现了安居与富民同步推进、生态与产业同步发展,真正让黄河滩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花果滩、幸福滩。
特色虎杖种植,产业发展更有奔头
风从黄河来,吹过万亩虎杖。
虎杖,对很多人来说是陌生的。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虎杖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止咳化痰的功效。
在长兴集乡八号村台几公里外,就是万亩虎杖园,这是带给村民就业增收新渠道的地方。
产业发展是黄河滩区迁建后续工作的重要任务,东明县依托滩区优势,着力培育富民产业。位于滩区内的长兴集乡,盯紧土地日照时间长、水源充沛、土质半沙半淤的特点,经过规划,确定了虎杖这一中药材进行种植。
万亩虎杖园由东明格鲁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采取“龙头+基地+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坚持“科技精准扶贫”方针,以带领当地农民共同“脱贫致富”为目标,以“科技力量”为支撑,目前已成功种植14000亩。
依托虎杖种植,东明格鲁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了3条白藜芦醇提取生产线,年加工虎杖量可达1万吨,提取白藜芦醇300吨,目前主导产品白藜芦醇生产量占全球总量的90%,拥有国际市场85%的份额。高纯度的产品不仅受到了国内外市场的青睐,也让公司成了全国最大的虎杖加工生产基地。
虎杖种植基地,不仅满足了企业对虎杖原料的需求,也带动了周边群众增收致富。
东明格鲁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车发展说到:“流转土地后,公司用工特别多,高峰期的时候每天用人能达到500人左右,他们一天能在这挣100块钱左右。”
利用虎杖基地,公司成立了农科驿站,并吸收更多的贫困人员参与基地的种植和管理,使他们在收取固定的流转租金后,又能享有二次用工帮扶。
致力于把特色产业做优做强的车发展,为滩区群众脱贫致富闯出了一条新路子,解决了周边农民及贫困户就业问题。
基地结对帮扶省定工作重点贫困村18个,农户每亩均增收8200元,并对已土地流转的贫困村民进行劳务岗位供给,带动3500余人脱贫。
产业兴,农民才能富,乡村振兴才有希望。
为提升农民技能,将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公司还通过科技培训讲座、现场技术指导,开展乡土技术人才培养和农村群众培训1000多人次,并引导农民在基地种植的基础上开展现代农产品开发、绿色农产品种植与销售、乡村旅游等生态发展项目。
对于返乡创业的车发展来说,他对公司的发展越来越有信心,“后续,我们要根据产品研发的情况,陆续把整个虎杖产业的全材料产品推上市场,首先从种植这方面开发虎杖茶、虎杖菜、虎杖花蜜以及虎杖花,还有虎杖籽油的研发,提高整个虎杖种植的附加值。另外,从提取方面,我们通过虎杖根部来提取白藜芦醇,推上市场国际化。”
展望未来,车发展表示将紧抓国家振兴中医药产业发展等机遇,计划投资10亿元,力争通过三至五年,打造为集虎杖种植、深加工、终端产品的开发和销售于一体的“专精特优”高新技术企业,形成年产值30亿元的虎杖深加工产业园,真正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走访手札:
自古贫困黄河滩,如今旧貌换新颜。
从黄河东明段的末端溯流而上,沿着黄河大堤,我们追寻着东明的故事,近距离地感受现代版的“愚公移山”。
一个个村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承载着东明县黄河滩区12万群众的安居梦想,也见证着黄河滩区的历史性变迁。为了让滩区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东明县做了大量扎实而努力的工作,趟出了一条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融合发展的路子。
在长兴集乡的虎杖种植基地,我们听企业的发展历程、带动滩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效果,不禁连声点赞。一棵棵虎杖,成了村民的精神寄托,远远望去,山野间充满着致富的希望,相信这些旺盛生长的虎杖定能在不久的将来枝繁叶茂,为长兴集乡以及东明百姓撑起致富的一片天。
(凤凰网山东 宋永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