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视觉中国
文|《财经》记者 孙颖妮 实习记者 周怡然
编辑|王延春
近日,商务部印发了《关于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其中提到:“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需要。”
对此,市场和部分民众有不同的解读甚至担忧。但接受《财经》采访的多位专家解释,《通知》主要是针对疫情防控,部分小区临时封控,可能造成生活不便;从长期看,也是倡导居民提高应急管理意识,增加必要家庭应急商品储备,作为国家应急体系的必要补充。
《通知》强调,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紧紧围绕保供稳价工作目标,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细化工作措施;强化横向协作与纵向联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工作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完善省际间和本地区联保联供机制,健全有关工作方案,根据形势及时开展跨区域调运;加强市场运行监测,每日跟踪蔬菜、肉类等重点生活必需品供求和价格变化情况,及时预测,及早预警。
《通知》要求,各地支持鼓励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与蔬菜、粮油、畜禽养殖等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签订长期供销协议;耐储蔬菜要提前采购,锁定货源,做好本地菜与客菜之间,北菜与南菜之间、设施菜与露天菜之间的梯次轮换和衔接供应;健全完备本地肉类储备规模及管理制度;北方省份要按时完成本年度冬春蔬菜储备计划,南方省份要根据自身情况建立完善蔬菜储备;及时投放肉类、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储备,补充市场供应。
《通知》还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需要;加强应急投放网络建设,优化应急投放集散地和投放网点,确保投放渠道畅通有效;充分利用大型连锁商贸企业网络优势,保障在重要时段和紧急情况下商贸供应网络正常运营;及时发布商品市场供求和价格信息,稳定社会预期。
《通知》还要求,在疫情防控采取封闭管理措施情况下,要迅速公布保供网点货源、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满足居民在突发事件情况下生活必需品采购需求;强化岗位责任制,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通信联络畅通;加强督促检查,加大排查巡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告诉《财经》记者,一直以来冬春季节保供稳价的难度和成本都要高于夏秋季节。例如,冬季大棚蔬菜种植的规模增加,成本也会提高,同时,每到春节前后也是物价波动的周期性时期。
白明表示,当前疫情呈现点状散发的态势,进入冬季后,疫情防控的压力会更大,疫情带来的生产和运输的不确定性也在大大增加。例如,疫情发生后个别地区的封锁、隔离等防控措施,会对物流运输造成较大的影响,让居民加强生活必需品的储备也是应对疫情防控的重要方式,防止疫情散发造成物资短缺等负面影响。此外,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冬季雨雪等自然灾害也会对生产和物流造成较大影响,影响正常的物资供应。
做好保供稳价应对今冬明春不确定因素
白明告诉《财经》记者,保证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的供应不只是供应方的事情,需要供求两方同时发力。供应方储存大量物品一方面成本过高,另一方面大量物品也不易于保存。鼓励消费者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是保障居民需求。从储备的多元化渠道来看,不仅要靠现有的商业渠道以及政府储备,还要加强居民个人的储备。居民储备会更加灵活。
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市场分析预警团队猪肉首席分析师周琳告诉《财经》记者,近期蔬菜等食用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也是此次保供稳价通知出台的重要背景。
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近期食用农产品和生产资料价格均有所上涨。10月25日至31日,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比前一周(下同)上涨3.7%。其中猪肉批发价继续回升,上涨10.6%。鸡蛋批发价格上涨6.4%,涨幅居前。蔬菜价格继续上涨,30种常见蔬菜批发价平均上涨6.6%。
蔬菜作为居民生活必需品之一,10月以来,其价格呈现持续上涨态势。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10月全国菜篮子指数为 122.96,环比上涨8.84个点,同比涨0.38个点,上涨明显。10月,农业农村部监测的28种蔬菜全国平均批发价每公斤5.23元,环比上涨16%,同比上涨12.5%。28种蔬菜中,26种环比上涨,其中,黄瓜价格环比上涨79.5%,菠菜价格环比上涨45.1%。
周琳告诉《财经》记者,不只是蔬菜,当前肉蛋等食品也呈现了较明显的上涨态势,猪肉从今年一月底开始呈现大幅下降趋势,但是生猪价格在近三周以来呈现上涨的态势。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市场分析预警团队蔬菜首席分析师张晶告诉《财经》记者,近期全国蔬菜供应已经基本上大生产、大流通,10月北方主产区的山东、河北、河南等地遭受了长时间降雨等灾害天气,一些正值换茬的品种,如黄瓜、菠菜等等遭遇水灾,导致北方地区蔬菜有所减产。这种情况下,南菜北运的跨区调运增加,使得南方的供应也有所减少,阶段性供应趋紧,助推全国蔬菜价格阶段性上升。此外,当前全球通胀较为严重,流动性过剩,物价上涨加快,煤炭、石油、柴油等大宗商品以及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使得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的流通成本明显增加。
张晶认为,一般地,十一月份蔬菜价格季节性上行,是正常的,本轮菜价跳涨基本接近尾声,目前已经有部分蔬菜品种价格开始松动,不过今冬明春蔬菜价格确实会较往年偏高。
如何做好生活必需品的保供稳价?
冬季将至,如何做好生活必需品的保供稳价?
周琳表示,确保居民“菜篮子”供应充足价稳,需要提前筹划、部署、对接,例如加强超市、企业等与蔬菜、肉类生产基地的对接,建立契约关系,保障供应稳定。同时,落实好“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也是关键。此外,还要加强监督,对哄抬物价、投机炒作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此次《通知》发出后民众的大量热议与猜测也提醒相关部门,做好合理的引导十分重要,避免民众在看到文件后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和错误的解读,引起民众恐慌。此外,还要及时发布商品市场供求和价格信息,稳定社会预期。”周琳说。
白明表示,对于疫情、极端天气等对物资供应可能造成的不确定性,要筹划组织好物流体系,特别是突破最后一公里的限制,做好各个部门的协调工作。尤其是当疫情发生时,高效的物流体系、高效的联动机制对于保障物资供应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财经》记者注意到,近期西安、北京、广州、江苏等多地印发了《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应急物资储备建议名单,建议家庭储备应急手电筒、应急食品、应急逃生绳等应急物品。为充分考虑灾害72小时黄金救援期,清单中明确了相关家庭应急物资的储备量为每个家庭三天的基础消耗量,自救互救类物资储备量建议家庭成员每人备用。
例如,10月22日江苏省应急管理厅印发的《江苏省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指出,为进一步提升社会公众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建议家庭储备应急手电筒、应急食品、应急逃生绳等应急物品。
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发布了《北京市居民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2020版)。本次发布的建议清单对市民储备家庭应急物资提出三点建议:一是选购资质合法、信誉良好的生产经营企业提供的应急物资;二是优先储备基础版的应急物资品种,并根据家庭需要选择储备扩充版的应急物资品种;三是熟悉掌握应急物资的正确使用方法,定期对应急物资状况进行检查,并及时更换已过保质期的应急物资。
近期,广州市也部署了保障生活必需品供应量足价稳工作。10月23日,甘肃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在2021年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五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甘肃已启动生活必需品供应保障应急工作机制。
同时,近期各个省市区都已经开展了保供稳价工作。10月26日,北京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48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北京六个举措做好生活必需品保供稳价工作。
2020年11月1日出版的第21期《求是》杂志曾发表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文章指出:“国民经济要正常运转,必须增强防灾备灾意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要大力加强防灾备灾体系和能力建设,舍得花钱,舍得下功夫,宁肯十防九空,有些领域要做好应对百年一遇灾害的准备。要坚持两条腿走路,实行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相结合,实物储备和产能储备相结合,国家储备和企业商业储备相结合,搞好军民融合储备。要优化应急物资品种和储备布局,要合理确定储备规模,全面加大投资建设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