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毫谱曲歌正气,一片赤城对苍生--读《第一书记》有感

   日期:2021-01-15     浏览:2013    评论:0    
核心提示:挥毫谱曲歌正气,一片赤城对苍生读《第一书记》有感李紫陌 除贫困,改善民生,进而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伟大中国梦是改革开放和社会

    挥毫谱曲歌正气,一片赤城对苍生
                      
                                              ——读《第一书记》有感

   
李紫陌

     除贫困,改善民生,进而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伟大“中国梦”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党和政府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是人,选派一批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村工作是政府一项重要举措。
选派“第一书记”是中央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每年都有千千万万名青年才俊,远离城市的热闹繁华,来到农村,成为村里的“第一书记”,战斗在扶贫的第一线。带领贫困村拔穷根、破困境,成为脱贫攻坚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临沂著名作家陈淑汉执笔的长篇报告文学《第一书记》讲述的是山东航空集团财务部的一名行政干部张修存,于2013年3月18日,受组织委派去枣庄山亭区东水峪村担任第一书记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
陈老师的《第一书记》电子稿已经给我好长时间了,一直事情太多了,没顾上阅读,直到春节过后新冠疫情暴发,在家闲暇之余才得以读起,十三万多字的篇幅一气读完,掩卷沉思感慨万千。
文章历来是平中见奇的造化,报告文学更是如此,如何在事实的基础上,用文学的方式唯美记录历史,将现实中实实在在的个体生命转化为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第一书记》做了有益的尝试,文章没有惊艳的语句,朴素的语言却更具有穿透力,作者也没有用高大上式拔高抬举,更没有卖弄技巧,而是像围炉夜话,兄弟谈心一般,娓娓道来徐徐展开,故事就从张修存接到领导的工作协调谈话开始,慢慢拉开帷幕。故事的主人公就像我们的周围的同事,邻居家的男孩,他年轻富有工作热情,侠肝义胆也柔情似水。初到东水峪看到居住在鲁南第二高峰山腰的村民的贫困状态,他感叹:想到这里贫穷,但没想到会如此严重,农村当时的现状冲击着他,也使他感到问题的棘手,自古“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让东水峪的人更有尊严地活着!成为他奋斗的目标;春节因工作不能回去和家人团聚,面对病重的父亲和年迈姥姥等家人的照顾不够他感到深深地自责;读着女儿的书信他流下愧疚的泪水,就是这样一位在家是孝顺儿子、贴心丈夫、温情父亲的男人,面对贫穷山村的百姓渴望致富的眼睛,他更深知作为第一书记的责任与有担当,困难面前敢于挑战,敢于拼命表现出对党和人民的无限赤城。
文章作者看似不温不火的文字,讲述着荡气回肠的故事,即借用小说的叙事:故事发生、发展、到高潮的模式,又灵活地穿插,像戏剧的折子,截取不同场景、画面、分镜头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呈现。充满激情章节一次又一次抓住读者的内心,让我们跟随张修存的工作轨迹,奋斗历程,心潮一次次紧张波动。随着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面打开,心潮波澜起伏,摆在张修存面前的重重困难,让读者一次次为之揪心,一个吃水都困难的村庄怎样才能脱离贫穷走向富裕?“寻找切入点”“启动一号工程”“开山变奏曲”等几个章节,畅快淋漓一泻千里式讲述中,翰墨中蕴含恢弘之气,写出了大场面的磅礴气魄;通过潜心走访、深夜面对群山抒怀、村委两会现场的激烈的冲突、水渠修建热气腾腾工地、除夕与民众的一同联欢的场景、东水峪顺利搬上了新居,汩汩的泉水环绕社区唱响,居民齐声喝彩等环节,作者运用细腻的工笔刻画,一个个富有典型色彩的人物形象鲜活在的斐然文采中,使作品更具有画面感。也看出作者驾驭文字老道的功底的娴熟的笔法。
张修存的扶贫工作随着东水峪村民搬上居民楼已经完成,他原本一年的工作期限已经延长了二年,本该回到久违的亲人身边时。东水峪脱贫经历让他们的邻居南洼村民全看在眼里,羡慕不已,五顾茅庐登门求贤的故事再次上演。本该卸任的第一书记,踩着春节的鞭炮声重新披挂上阵,大年二十七了,为了村民能够在春节用上路灯照明,张修存和村民一起奔波在去临沂的路上,抢在商户关门的前夕完成了灯具采购任务,紧张的施工,终于在年三十的夜晚,照亮了南洼村的每一条街道,也照亮村民求福之路,有这样拼搏的书记带领,怎能不会成功?当南洼村的山楂进跻身民航食品供应,当村民企业蓬勃壮大之时,当南洼村居委成立之时,村民一次次举起的酒杯,内心发出的由衷地感谢 。
文章作者坚持用全景的方式展现一个个激动人心画面,以精炼的语言,以文学激情叙述,把一个有血有肉的,懂风情,有质感的人物形象丰满起来;同时又用多维度,不同视角展现人物,通过民众采访,新闻报道,具体的数字,以及人物内心独白、日记全方位展现当代青年人才思敏捷,急民所急,对人民对党无限忠诚,敢作敢为朝气蓬勃的精神特质。有时看似信笔,随意淳朴的文字,其实捭阖有度,收放自如。接地气的语言如三月细雨点点撒入初春的泥土,朴实的文风如涓涓细流带来了泥土的芬芳。文章中也不乏精彩和富有哲理的警句出现,以题记、独白等形式具备画龙点睛,出其不意的意境。
陈老师的报告文学《第一书记》的议论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架空式的说理,而是建立在形象描绘的基础之上的,其思想意义和政治倾向性要从情节和场面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全文是时代精神的闪光点,是时代风貌的写照,是时代主旋律的艺术体通过党的好干部张修存的感人事迹,表达了我们这个时代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作品鼓励每一个中国人,特别是每一个共产党人和党的干部,都应当在精神上走近像孔繁森、沈浩、张修存一样。让“无私奉献奋斗拼搏精神”成了时代的最强音。
《第一书记》不愧为展现当代脱贫攻坚战中齐鲁男儿风采的赞歌。时代需要英雄,时代呼唤英雄,作为文艺工作者,是时代的歌者,同样为英雄放歌责无旁贷,淡薄金钱名利以真情堪对苍生,挥毫谱曲歌颂正气,振臂力助弘扬正能量。
 
作者简介:李紫陌,中国散文协会会员,文学网站编辑,文章散见全国各大报刊,部分作品收入《齐鲁文学年展》《临沂文学典藏》等。
 
打赏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