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医大杀人案纪实:追凶28年排查上万嫌疑人DNA锁定真凶

   日期:2020-12-09     浏览:337    评论:0    
核心提示:这是一起悬了28年的命案。在南京,这起案件几乎无人不晓,因发生在高校,凶手手段残忍,成为90年代轰动全城的命案之一。1992年,

这是一起悬了28年的命案。在南京,这起案件几乎无人不晓,因发生在高校,凶手手段残忍,成为90年代轰动全城的命案之一。

1992年,受害人林某还是南京医学院的学生,在一次晚自习时于教学楼遭遇不测,凶手先奸后杀将其投入窨井内毁尸灭迹。南京市公安局曾公开悬赏万元缉凶,邀请公安部专家现场研判,但凶手就好像人间蒸发一般。

1992年至2020年间,南京市公安局局长换了8任,一代又一代的警察不断接力,从未停止找寻真相,却始终未能找到凶手。直到今年2月23日,专案组侦查取得重大突破,通过DNA比对技术,最终将隐藏了28年的凶手麻某钢抓捕归案。

消息传来,曾经参与侦办该案的民警,无一不为之震动。从鼓楼区分局民警到南京市公安局刑科所所长,这起案件自案发到侦破伴随了黄伟28年,该案成功侦破,对于黄伟来说,是终于还了一笔欠了28年的债。

据黄伟介绍,过去一年间,在公安部的部署下,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命案积案攻坚行动,南京市公安局一年内已连续破获十起重大案件。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2月8日,全国共破获命案积案5281起。未来,将有更多的案件得以真相大白,如林某一样的无辜受害者,将最终得以告慰。

当年的南京医学院校区。

当年的案发校区。

凶手曾被校园保安撞见,情急之下翻墙而出

“南京医学院杀人了。”1992年3月24日下午5点半左右,南京市公安局刑科所副所长兼法医中心主任俞先海接到鼓楼区公安分局的电话,称南京医学院校园窨井内发现一具女尸。当日是俞先海值班,发生命案情况紧急,不到十分钟,俞先海即抵达现场。

南京医学院(后为南京医科大学)校园位于鼓楼区南京市汉中路140号,临近新街口闹市区,凶手公然在校园作案,影响恶劣。

44岁的俞先海已当法医多年,经验丰富,他很快认定,这是此前学校报警3月20日晚失踪的女学生林某,年仅22岁,初步判断死亡时间是20日晚深夜十一点左右。为避免挪动尸体破坏现场,他申请在原地进行物证提取。通过对校园内当晚值班保安的盘问,警方再有重大发现。

当晚,两位保安曾在校园内巡逻,在教学楼洗手间发现可疑人士,两人回忆,当晚11点20分左右,两人在巡逻时发现教学楼一楼拐角洗手间疑似有人在洗手,见到保安撒腿就跑,有一名保安称,自己的手电筒曾经照到了对方的脸,但未能追到凶手,对方转眼间翻墙而出。

这无疑是一个最为关键的信息,几十秒的照面足以刻画出凶手的大致轮廓。当时南京市公安局五处一大队的民警宋敏,刚参加工作不久,就听闻五处接到了这起重要任务。当年五处专门负责侦办各类恶性案件。宋敏回忆,当年南京市全市公安调集精兵强将集中攻坚,一方面排查可疑人士,一边向省厅、公安部汇报,邀请模拟画像专家前来为凶手画像。

很快警方就描摹出了凶手的基本特征,25岁左右,男性,身高大约170,从作案细节看,对校园非常熟悉,从事体力劳动,学历不高。为尽快破案,当年7月,南京市公安局在市内各大媒体刊登画像,悬赏一万元缉拿凶手。

案发后警方发出的模拟嫌犯追捕公告。

喝了二两酒后强奸女大学生,两次回案发现场查看

案件发生在南京医学院校园内,凶手手段残忍,该案很快从校园传出,在市民中引起了高度关注。一时间,不断有人提供线索,但很可惜,都未能查实。

就在警方全城缉凶的同时,在汽车修理厂当工人的麻某钢正准备换下一个工作,这一段时间,他没能睡好觉,3月20日晚那件事始终在他脑中挥之不去。

新婚不久的麻某钢就住在南京医学院所在的汉中路上,距离校园不过500米,住在父亲单位分的老房子里,没事去医学院遛弯是他的习惯。

3月20日当晚,他喝了二两酒,照常到校园里散步,此时已是深夜,教学楼某教室仍有一位女学生在自习。他临时起意前往搭讪,女学生明确拒绝。麻某钢离开后,走到了校园附近医生们住的临时家属院里,捡起了一根水管揣到了袖子里。他决定再次返回吓唬吓唬那个女生。到了教室,女学生还在,麻某钢又上前,对方称要找校园保安甚至要报警,麻某钢害怕女生声张,将袖子里的水管掏了出来,随后连续击打对方头部多次,并在教室门外实施了强奸。

据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办案指导大队中队长索皓介绍,事后,麻某钢曾反复两次回去查看倒在教室门外的受害人,确认其是否醒来,第二次,麻某钢发现其已失血过多,选择将其丢到教学楼对面的窨井里。

当晚,他照常回到家中,妻子已经熟睡。据其妻子回忆,那段时间,麻某钢看上去表面没什么异常,但却不怎么在家。

南京警方按照画像的方向侦查,全市抽调了多批民警参与,对全市进行地毯式排查,但仍毫无头绪。麻某钢就这样隐藏在偌大的南京市中,仿佛人间蒸发了。

案发后受害人奶奶郁郁而终,父亲患癌去世

当年在南京市鼓楼分局工作的黄伟,心里一直牵挂着这起案件。每年的3月24日,林某的父母都会按时来到鼓楼分局询问案件进展,黄伟忘不了这老两口。“开始是两人一起来问案子情况,后来爸爸去世,就是妈妈一年年来。”

年轻少女的死亡,改变了这个家庭的命运和走向。一手带大林某的奶奶,在林某意外被害后抑郁过世。1999年,林某的父亲也罹患癌症去世。黄伟回忆,林某家在无锡,父母两人每年来除了询问案件进展,都会到南京医科大学祭奠女儿。

受限于当时的刑事侦查技术,案发两三年间,专案组只能采取传统的摸排方式侦办该案,始终没有找到突破口。

跟黄伟一样,案件始终未破,俞先海心中一直压着一块大石头。同为南京医学院的毕业生,林某对于他来说,不仅是一位普通的受害者,还是他的师妹,心理上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况且她那么年轻优秀,有着大好的前程。俞先海对林某的案子始终有种愧疚感。他偶尔回学校,都有师生追问案件进展,俞先海开不了口,“好像欠了债一样。”随着时间推移,俞先海心里的希望越来越渺茫,“已经做好了这案子可能无法侦破的准备。”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交代一批批来南京市公安局刑科所的新同事,务必将自己提取的物证保存好,也许哪一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案件会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排查15601名嫌疑人,终于接近真相

2018年,江苏省公安厅组织命案攻坚专项行动,南京市医科大杀人案再次被列为重点案件。曾经参加工作就接触该案的宋敏,已是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政委,宋敏再次与这起案件相遇,由他担任专案组组长专门负责“324专案”。

专案组搬来了过去26年的案件侦查资料,宋敏记得,资料集中后多达121卷,其中详细记载了案件相关侦查记录以及物证相关材料。

15601,宋敏对这个数字印象深刻。这是过去多年间,南京警方排查过的所有可能的嫌疑人。接手案件后,宋敏与专案组两年内为查真凶,跑遍了江苏全省,辗转至安徽、山东、四川、江西、湖北甚至新疆排查嫌疑人的作案嫌疑,与此同时,全国DNA数据库不断完善,刑科所的同事们也在不断尝试通过数据库比对,发现有可能的蛛丝马迹。

今年2月19日,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刑科所DNA实验室主任冯燕照例来到实验室开展工作。这一天,她又一次把“324专案”的物证DNA输入数据库进行比对,她有了新的发现,一组数据与犯罪嫌疑人留下的DNA极其相近,这是她过去多年比对该案DNA时最为接近的一次。

冯燕忍住内心激动,立刻跟刑科所领导黄伟汇报,当年鼓楼分局的民警已经是南京市公安局刑科所所长。黄伟正在外地开会,这个在他心里记挂了28年的案子,有了重大进展。黄伟连夜赶回了所里,立刻向上级领导汇报,他觉得,这个案子快要接近真相了。

DNA检测锁定凶手,被捕当晚凶手和衣而睡

据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命案侦查大队大队长贺涛介绍,支队接到刑科所的消息,当时就派人连夜对疑似人员开展一一排查,警方很快锁定人进行重点排查,其中即有凶手麻某钢。

南京市公安局刑科所警务技术一级主管王旻东2月22日中午收到样本,直到晚间零点前,他一直在不停的忙碌。他知道,在这些人中,极有可能显现真凶。时间已近零点,1500平偌大的实验室内,仅有王旻东一人,电脑的光在深夜中闪烁,王旻东盯着电脑中不断更新的数据,看到相关结果,说明麻某钢的DNA与犯罪嫌疑人的DNA完全一致。

王旻东激动得手抖,自2018年被抽调至专案组,他已经在数据库中比对过很多嫌疑人,几代刑警都在期待这个案件侦破的一天,但始终未有命中。这次结果完全一致,王旻东甚至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仔仔细细把台面上的材料、电脑中的数据又梳理了一遍,确保操作过程中没有失误不会搞错才拨出了第一个电话,“比中了。”

贺涛23日凌晨三点接到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副支队长王海荣的出警电话,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队连夜前往麻某钢住所进行抓捕。

贺涛记得,抵达麻某钢住所时,天还未亮,部署好警力已天光大白。他看着麻某钢家中的灯亮起,刑警进入家中时,是麻某钢老婆开的门,麻某钢穿着毛衣刚起床。

贺涛透露,走出家门,警方就地突审,不到几分钟,麻某钢即交代了全部犯罪经过。

作案后蓄起长发,结婚8年不敢要孩子

麻某钢是凶手的消息传来,各界都大跌眼镜。他是公司同事、邻居眼中的老实人。在妻子眼中脾气不太好的麻某钢,在公司同事眼中是另一个样子,性格好,从不与人起冲突,总是揽下最苦最难的活。在公司,麻某钢因为工作努力,还是车队的队长。

据警方调查显示,案发后为躲避警察,麻某钢供述称,自己从不与人起冲突,平日努力工作,尽量不呆在家中是想用工作麻痹自己。因为“做了孽”,麻某钢1990年结婚后近8年时间都不敢要孩子,父母妻子为此不理解,家庭矛盾不断。

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办案指导大队中队长索皓曾讯问过麻某钢,他告诉南都记者,过去28年间,麻某钢都戴着面具生活,“似乎过着一种双面人生。”他还提及,麻某钢在案发后曾长年蓄发,直到近几年才剪掉了长发。

2020年10月14日,该案于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麻某钢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

时过境迁,曾发生命案的南京医科大学也已变了样,过去的教学楼现如今成了附属口腔医院综合楼,林某遇害的那片草地,也早已不见冬青树的模样。一批批参与办案或听闻该案的民警,也都成长为各自领域的中坚力量,还有一些人早已退休。

法医俞先海如今已72岁,听闻案子破获的消息,他终于舒了一口气,好像欠了28年的一大笔债务终于还清。黄伟也称,自己在分局目睹老人家每年都来,心里过意不去,调任市局案子终于破获,分局的“债”终于在市局了了。

林某的母亲得知消息后,专门给市局寄去感谢信。她在信中写道:“28年的等待,3.24重大疑难案件终于破获了。得知消息后,折磨我28年的压在心中的一块沉重大石头终于落地,但心中依旧不能平静,遗憾的是她爸爸、奶奶没有等到女儿沉冤昭雪的这一天。”

过去28年间,一些人的人生因为该案而就此改变,曾经被历史掩盖的罪恶和善良,再次从尘封的岁月中被唤醒。迟来的正义抚慰着这些曾历经艰难的人们,也救赎着他们内心藏了28年的不安和愧意。

南都记者蒋小天 发自南京

 
打赏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