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烛夜游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日期:2020-12-09     浏览:470    评论:0    
核心提示:原创 诗书画 东方卫视诗书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古人遵循的生活规律。但文人们总能在寻常的生活中,过出特别的雅兴。秉烛夜游

原创 诗书画 东方卫视诗书画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古人遵循的生活规律。但文人们总能在寻常的生活中,过出特别的雅兴。

“秉烛夜游”就是他们对白日时光的延展,有人为求功名,刻苦读书;有人与亲友相聚,把酒言欢;还有人守烛独坐,以慰相思。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古诗十九首》中的《生年不满百》,从诗作中来感受古人的生命意识和时间观念。

生年不满百

(汉)佚名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这首《生年不满百》是汉末组诗《古诗十九首》中的一篇。在这首《生年不满百》中,人们认识到生命的短暂,于是想以“秉烛夜游”来对抗时光的流逝。

诗中说,人生不足百年,我们却常常为身后诸事烦恼忧愁。总是埋怨白昼太短而黑夜漫长,那为什么不秉烛夜游呢?人生应当及时行乐才对,怎么能等到来年呢?

总有些愚笨的人锱铢必较,吝啬守财,这类人只能被后世的人所耻笑;像古代传说中的仙人王子乔那样长生不老,这样的事情难以期待成真。

其实,“秉烛夜游”“及时行乐”只是这首诗表面所传达的意思,文人们真正关注的,不是生命的长短,而是在有限的人生里,能否快意地实现自己的理想,过得充实圆满。于是用自己的方式来延续光阴,等待理想的实现。

东汉末年时,曹丕曾给自己的好友吴质写信说:“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炳烛夜游,良有以也。”意思是,年轻人的确应当努力,时光一旦过去,又怎么能留得住呢?古人想要点燃蜡烛夜游,确实很有道理。

同样有感于古人之言的还有李白。开元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733年前后,李白在安陆与堂弟们相遇,亲人相聚,格外开怀。于是他们秉烛继日,飞觞醉月,纵情欢宴。

这伴花醉饮的情致让李白生发出浪漫的哲思:“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正因为人在广大的天地之间,就像匆匆的过客。光阴易逝,人生短暂,快乐的时光总是转瞬即逝,无法留住,所以人们才不想浪费晚上的大好光阴。

静谧的夜晚褪去了白日的喧嚣,文人点亮烛火,不肯睡去,也许是在怀念亲友,也许正独自抚平心绪。

在一个寒冷的秋夜,李商隐写下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小诗,诉说自己思归难归,满腹相思的深情。

而在一个温暖的春夜,苏东坡点起了红烛,只为陪伴盛开的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别人秉烛是照给自己,而苏轼秉烛却是为了陪伴海棠。

他从绽放的海棠来观照自身,爱花惜花也是自珍自爱,就算身处逆境,也永远不会丧失希望。这正是苏轼的处世哲学。

每当夜色降临,万籁俱寂,大多数人就结束了一天的生活,开始休息了。但爱惜时光的文人们,还不舍得睡去。他们秉烛夜游,对月遐思,在静谧的夜晚中直面内心。

在南宋画家马和之的《月色秋声图》中,就有这样一位高士正伴着秋风月色,临水独酌,让我们来仔细欣赏一下。

▲《月色秋声图》南宋 马和之

绢本设色 29.1cm×22.3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位白衣文士。他在清溪水岸边席地而坐,身下坐着一张虎皮,面前摆放着酒具和酒馔。杯中已经斟满了琼浆,侍从就站在一旁静静等候。

只见文士一手轻扶地面,一手搭在膝上,抬头望向了天边的圆月。此时,他也许在思念远方的友人,也许正“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向明月诉说着自己的心事。

文士的身后有一株老树,枝干呈现出不寻常的弯曲。树叶用夹叶法绘出,颜色苍翠,叶片茂密。

树下的溪岸曲折萦纡,流水潺潺而过,水面上露出零星石块。画家用细致的笔触描绘水纹,秋风一起,水波粼粼,便有流动之感。

全画设色淡雅,意境清幽,富有诗意。画家马和之非常擅长人物画。他师法吴道子和李公麟,创用“柳叶描”,用笔起伏、线条粗细变化明显,形如柳叶飘动,非常适合表现质地轻薄的衣料。

“秉烛夜游”是中国文学中一个独特的意象,它包含着古人的生命意识。在这个意象中,有不甘平庸,积极进取的精神;也有纵情欢宴,对酒当歌的快意;还有遥寄相思,直面内心的温情。

“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人生短暂,时光难再,如果白昼已逝,长夜漫漫,何不点亮烛火,再做些想做的事呢?

原标题:《秉烛夜游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打赏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